造纸的木料多种多样,主要包括树皮(如构树皮、桑树皮等)、麻头(如大麻、苎麻等)、稻草、 竹子等。
选用竹子、稻草、树皮、麻头等植物纤维作为原料,将其置于水中浸泡,使纤维充分吸水,即将 原料放入池塘中浸泡百日以上,利用天然微生物分解。
将浸泡后的原料进行切割,使其长度适合后续处理。在古代,这一步骤可能包括使用工具如石碓 将竹子捣碎,形成泥状物料。
将碎料进行蒸煮,过程中,纤维在碱液中脱胶,并分散成纤维状,形成纸浆。 如古代竹纸制造中的“煮徨足火”,即将竹子与石灰一同蒸煮八日八夜。
将纸浆渗水制成浆液,利用捞纸器(如平板式的竹帘)将纸浆捞起,过滤水分, 使纸浆在捞纸器上交织成薄片状的湿纸。
将初步定形的粗纸整理在模板中,使其形成大小相同的纸张,以确保做出的纸膜 厚薄适中、分布均匀。
将压榨后的湿纸进行烘干或晒干,这通常是通过将湿纸贴在炉火边上或使用 土砖砌成的夹巷进行焙干。
将烘干或晒干的纸张从捞纸器或烘干设备上揭下,进行整理。在古代, 这一步包括将成张的纸从板上揭起。
最后做出由蔡伦改良的“蔡伦纸”,供人们使用。
湘ICP备2024062278号 | © 2024 定风波团队 All Rights Reserved.
我们的价值观:诚信、坦诚、尽责、创新。期待与您合作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