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兴于汉唐

    安化产茶最早的历史记载是在唐朝,也有专家推断,长沙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茶叶来自安化,安化产茶历史则是2300多 年前的汉代。856年,唐代杨晔《膳夫经手录》记载的“渠江 薄片茶”,运销湖北江陵、襄阳一带,进长安,这是最早记录 安化茶叶的历史古籍。

2、延于五代及宋

    安化早在汉朝即属长沙府辖制,时称梅山,有上梅山 和下梅山之分。翟守素开梅山之后,宋熙宁五年(1072年) 再开梅山置安化县,取归安德化之义,仍然隶属潭州。北宋 启疆之初,安化茶叶“山崖水畔,不种自生”,“唯茶甲诸 州县”。五代毛文锡《茶谱》还是记载:“渠江薄片,一斤 八十枚,其色如铁”。“渠江薄片茶”即是早期的安化黑茶。 南宋时期,淳熙二年(1175年),以黎虎将、赖文政为首, 组建两支“茶商军”贩运安化黑茶。

3、“四保”贡于明

    洪明嘉靖三年(1524年),史料记载:“商茶低伪,悉征 黑茶…”“乡民大半以茶为业,邑土产推此第一”。这是“黑 茶”一词首次见诸文字,是“安化黑茶”之名的由来。也说 明在1524年以前,安化已开始大量生产黑茶。万历二十三年 御史李楠以安化茶(私茶)妨碍茶法马政为由,上奏禁运,御 史徐娇同时奏称:“汉川茶少而值高,湖南茶多而值下,湖南 之行,无碍汉中。汉茶味甘而薄,湖茶味苦于酥酪为宜”。最 终户部裁定,报请皇帝批准:“西北引茶,以川为主,湖南为 辅”。从此“安化黑茶”正式定为“官茶”。

4、鼎盛于晚清

    明末清初,晋商与安化茶人共同开辟了以安化为起点至中俄边 境恰克图的“万里茶路”,是一条纵贯中国、连接欧亚,可与 “丝绸之路”媲美的国际商贸大道。明末清初,安化县呈现“茶市斯为最,人烟两岸稠” 的繁华景象。

5、发展于当代

    民国时期,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,安化黑茶以其边需之盛而 不止,仍然通过各种渠道运往边疆。1939年,中国黑茶理论之 父——彭先泽在安化试制黑砖茶获得成功,安化诞生了中国第 一片黑砖茶,随后安化1953年研制了湖南省第一片茯砖茶, 1958年研制了中国第一片花砖茶,安化由此成为中国黑茶紧 压茶的摇篮。 2008年,千两茶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 产名录;2010年安化黑茶被国家质检总局列入国家地理标志 产品保护目录;2011年,安化黑茶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 国驰名商标。